加强电力建设安全管理。按照高危行业管理要求,严格落实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强制性安全措施。制定电力建设危险性较大工程行业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清单,建立重大建设工程外部安全专家定期巡查制度。制定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现场管理禁令清单,制定落后工艺和设备淘汰清单。研究制定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总监岗位职责指导规范,有效落实电力企业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工期管理。规范电力建设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专款专用。
全面强化外委工程、外协人员管理。进一步强化准入管理,严格外委工程承包单位资质审查和外协人员资格审查,定期开展外委工程承包单位安全履约能力评价,实行违法违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双黑名单”制。将“两外”人员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杜绝“以包代管”,切实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加强“两外”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加强培训效果评估,提高外委工程、外协人员的事故风险预控能力。
电力工程建设本质安全提升
建立覆盖全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作业人员数据库,记录培训和技能状况、从业经历、信用信息等情况。
开展工程监理能力专项提升行动。加强监理队伍建设,强化现场施工安全监理。
完善标准化制度体系。围绕“四个安全”治理理念,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建设,研究出台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检查标准、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电力建设工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等电力建设工程行业标准规范,推动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加强分包单位及人员安全管理。加强电力建设项目分包单位准入管理,合理确定资质、能力、业绩条件,从源头管控人员安全风险,实行分包人员与本单位职工“无差别”管理。
开展示范班组建设。从班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班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班组安全教育和培训、班组应急能力建设、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树立样板和标杆,逐步把相关经验推广覆盖到企业其他班组。
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全站安全视频监控、智能安全帽、沉浸式的安全教育体验、人工智能安全隐患和违章识别技术等应用。
高危作业人工替代技术方面。研发和应用推广适用于电力建设工程的硬岩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全地形基坑机械作业装备,塔吊安装、拆除及使用安全监测等技术。